您现在所在位置: 6686体育 > 婚礼习俗

婚礼习俗

Wedding customs

pm第一节习俗

2023-05-30 15:02: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m体育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虽然春耕还未开始,但人们就开始祈祷新的一年能获得丰收。这天晚上,农村盛行“烧麻虫”的习俗,人们用稻草把燃起火把,焚烧路边、场头、沟旁的枯草。孩童们边烧边唱:“正月半,烧麻虫……”也确能烧死一些越冬的害虫,对农业生产有益。现时此习俗已很少见。

  插秧是农家的大事,开始插秧那天,俗称“开秧门”。这一天,农家都要设宴,叫作吃“栽秧酒”,俗说:“吃了栽秧酒,稻棵长过头”。

  开镰收割是农家的喜事,尤其是收割稻子的那天,先将新稻谷加工成米,煮上一大锅饭或粥,招待割稻的人和左邻右舍,称之吃“新米饭”或“新米粥”,以庆贺开镰。

  另外,在风车使用前,农船下水时,耕牛生仔后,水稻育秧时,一般农户都有祭神的习俗,烧香磕头,燃放鞭炮,祈求平安顺利。

  渔船下水,第一件事就是“祭船”。祭船也用“三牲”,只是猪头嘴中衔一根猪尾巴。在船头燃香烛,放鞭炮,祭品猪尾巴一定要给船主吃。据说猪尾巴是水中赶鱼的鞭子,船主吃了,便可把鱼群往网中赶。

  渔民过春节时,也要在船上贴对联,而且贴对联也有讲究,船头、船尾、船舱、桅杆等不同部位要贴不同的对联,对联内容多为祈安祈福等。有桅杆的渔船还从桅杆顶端向船四角扯上五色彩旗带,桅顶扯起五色彩幡和顺风旗,顺风旗上还要扎着一把芝麻结,预祝来年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要在船头摆上贡品,备好香烛,祭祀菩萨,沿着船的一圈放鞭炮,并用竹篙在船四周和船底下搅几下,预示船动身了,而且行得快。

  境内均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和杂粮。一日三餐,早餐为粥,中午为干饭,晚上大多数居民干粥结合。20世纪80年代后,集镇居民的早餐配有豆浆、牛奶、油条、大饼等。农村居民配有米饼、面条或汤圆等。进入90年代,点心店、摊档遍布城乡,早餐品种丰富,口味各异,面条、饺子、馄饨、汤圆、包子等应有尽有。青年人则爱好牛奶、面包、蛋糕等西点,也有家庭从超市选购方便面、速冻食品当早餐。午餐原为正餐,配以荤素二三个菜。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镇上班族增加,单位有工作餐,晚饭正演变为正餐。菜肴虽比不上过年过节,但鸡鱼肉蛋为家常菜,有荤有素,天天调换口味。有时还到餐馆就餐、吃快餐。

  区内烹调属淮扬菜系,以汤菜为主,家常菜一般为荤素搭配烹制,花色繁多。旧时春宴盛行“六大碗”,主要有肉皮、肉圆、红烧肉等,后改为“八大碗”。现时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过上小康生活,来客招待均有十几大碗,并配有各式冷盘。除正常的菜肴外还有特色农家菜肴,如:粉蒸肉、糖醋排骨、虎头鲨饨蛋、手抓龙虾、酸菜鱼、清蒸狮子头、青菜烧牛肉、带皮羊肉、蟹黄羹、毛(鱼)甲(鱼)蟹(大闸蟹)和中华鲟等。90年代起,各种反季节蔬菜大量面市,一年四季均有新鲜蔬菜供应,蔬菜的选择面比较宽。荤菜类除猪肉、家禽、禽蛋外,由于养殖业发展,鱼虾已成为家常菜肴。随着化肥、杀虫药剂和饲料、动物生长激素的使用,人们就开始追求原生态食品,如土菜、土鸡蛋、土猪肉等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成为首选。

  自古以来,城乡居民就有饮酒的习惯,婚丧喜事、逢年过节、客人上门都以酒席招待。改革开放以前,酒水均为甜美酒,五谷杂粮酿造的白酒。现时餐桌上使用中高档白酒居多,并配有洋酒、干红葡萄酒。本地城乡居民均有饮茶的习惯,以城里人居多。人们饮茶要选择茶叶,讲究泡茶的方法,喜欢用井水、雨水(天落水)。农村居民十分讲究茶礼,客人到来先烧茶款待。逢年过节,给客人烧圆子茶、糕茶、果子茶;给新婚夫妻烧果子茶、枣子茶;给送月子礼的烧馓子茶或糖茶。佐以茶食点心,边吃边喝。现时农村茶水依然盛行,但已不注意“食”,而把“饮”放在首位。传统的茶叶有红茶和绿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茶叶的质量越来越好。如龙井、毛峰、碧螺春、铁观音、普洱茶等,苦丁茶、八宝茶有保健作用,也深受人们欢迎。80年代饮料单一,只有汽水和橘子水。90年代,雪碧、可乐、矿泉水、纯净水以及各种果汁和酸奶饮料非常普遍。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山装依然普遍。农村中老年人仍有穿对襟衣、宽档裤的。80年代中期起,男青年以西装配长裤配皮鞋,女青年以穿裙装为时髦,中山装已少见。进入90年代,服装款式渐趋多样化,牛仔服、皮装、皮夹克风光一度,T恤衫成为年轻人休闲服饰的主流,且一直流行至今。女裙经历长裙、喇叭裤、西装裙、一步裙、短裙,一步步演变。90年代后期,吊带衫、超短裙、露脐装、九分裤等受到女青年青睐,内衣外穿也成为某种时尚。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与会各国首脑身着由中方定做的唐装出席会议,唐装随之一度在区内流行。时下传统的耐穿结实的观念已成次要,再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时尚、舒适成为人们对服装的头等要求。服装的多样化、个性化、装饰化取代了传统的一统式服装样式,男装、女装、童装、成人装、老人装、职业装,各年龄段服饰分明。每年乃至每季度的流行服饰都有所变化,都会有不同的流行款式,人们可依据喜好,自由选择着装,但在正式场合,男士仍以西服为主。服饰面料也发生巨大变化。80年代,普通百姓的服饰面料以涤卡、的确良、灯芯绒、花细呢为主,全毛、毛涤料比较昂贵。农村保留有少量土布,仅部分老年人沿用。90年代,麻、皮、真丝、精纺毛料等开始进入百姓家,羊毛衫逐渐代替毛线衫。各式各样的羽绒服代替旧时御寒棉衣。人们追求服饰的舒适性,羊绒衫也开始流行,棉、麻、毛料、真丝非常普遍,各种化纤混合的服饰和各类皮草服饰也甚为流行。

  80年代,夏季流行穿塑料凉鞋,冬季流行穿保暖鞋、耐克鞋。至90年代,穿塑料凉鞋者很少见,保暖鞋一般仅老年人穿。男士一直以皮鞋为主,但皮鞋的款式开始增多,价格也逐年上涨。女子穿高跟鞋者多,女鞋款式远多于男鞋,冬、春季女性流行穿中、长统皮靴。学生及青年喜穿休闲鞋(旅游鞋)、球鞋。夏季穿凉鞋多为皮质,款式繁多。农民田间劳作、农民进城打工多穿橡胶底的解放鞋、胶质皮靴。现时,家庭内时兴拖鞋,冬天穿棉拖鞋、春秋穿单拖鞋、夏天穿塑料拖鞋或皮拖鞋。80年代,袜子以尼龙袜为主。90年代后袜子有棉、纱、丝织、化纤等。冬季一般穿棉纱袜,夏季以为主。进入21世纪后,棉纱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80年代,发型变化比较大,中老年人和儿童以平顶和高平顶居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西方年轻派的影响,不少青年男女喜欢留长发,少数青年留胡子。中老年妇女剪短发、盘发髻,女青年留流海披肩发较普遍。化学烫发和化学染发也较流行。

  长期以来,区内人们就有佩戴金银和玉器饰品的习惯,只不过为富有者较多。改革开放以后,除传统的金银、玉、钻石、珍珠饰品外,还有铂金、水晶、翡翠、合金、镀金、白铜等材质制作的头饰、耳环、项链、手链、镯子、胸针、戒指、脚链等,材料有黄金、铂金、玉石、钻石等,花式繁多,档次渐高。各种小饰品店也应运而生,从头到脚的饰物应有尽有。各种手机饰物和挎拎包饰物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

  春节前即农历十二月被称之为腊月。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年,生活条件好的人家要蒸糕、搂炒米、做面饭饼,城里人家蒸包子,灌香肠,炸肉圆,一般人家都要炒花生、葵花籽,做新衣,买新鞋,打“年货担子”(购买鱼、肉、水果、糖果、鞭炮礼花、香烛、红纸等)。在年三十日前两天,每家都要到先祖的坟墓上烧纸包,名为送“压岁包”。腊月三十日为除夕,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现时,合家团聚吃年夜饭的形式发生改变,城里不少家庭举家上宾馆、饭店吃年夜饭,单位请职工吃年夜饭也逐步盛行。年终岁末,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举行座谈会pm、联欢会、迎春茶话会等方式辞旧迎新,并向职工发放“红包”和慰问品。年夜饭后,大多数家庭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守岁的习俗不再延续。自80年代起拜年形式也发生变化,已不限于上门拜年,更多的贺卡拜年、电话拜年、鲜花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等。春节期间,城乡居民多以看电视、上影剧院、逛商场、进游乐场所,走亲访友,打纸牌、搓麻将为过节内容。2000年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又将临近的双休日合并为7天,称为“黄金周”,外出旅游度假者日渐增多。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节日气氛习惯上由除夕延至元宵节。初一这天,长辈要给小孩子分“压岁钱”。中晚餐吃事先做成的饭、菜,不能“下生”,表示“富裕有余”,菜中必须有鱼、有肉、有芋头,表示连年有余,六六大顺,做事情“遇”好人。各地要组织舞龙、玩狮子、打莲湘、挑花担、荡湖船等民间文艺节目,渲染过年的节日气氛。地方领导还要组织人员敲锣打鼓、登门慰问军烈属,看望老同志等活动,后相沿成俗。

  正月初六、十六和二十六叫“六子夜”,人们要在晚上到大路口燃柴草跨火堆,表示送走晦气,迎来兴旺。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又称“人子日”,人们以这三天的天气来分别预测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病灾情况。如二十七这天刮大风,就意味着老年人不太平。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寓意全家团圆。近年元宵节放烟花、放爆竹已普遍。80年代,不少乡镇举办元宵节游园、踩街活动或元宵灯会。深受广大居民喜爱。

  一般每年公历的4月5日为清明节,如遇农历有闰年、闰月,公历日期略有变动。这一天,每个家庭均备菜“辞先”,焚化纸钱。俗云:“新坟不过社、老坟清明节”。即清明节前“填坟”,初葬的叫“上新坟”,逢闰月,备菜供祖先谓之“送帐子”。殡葬改革后,城镇居民祭奠风俗已从简,一般带上菊花、水果、糕点等去墓地,也趁扫墓之便踏青游春。清明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等组织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还邀请老干部、老党员等作报告教育后人。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现时,吃“粽子”等习俗尚存,“粽子”的品种也由过去单纯糯米增加到赤豆、咸肉、火腿等多个品种。除传统的自己裹粽子外,城里更多的人是到超市购买。旧时端午节家家门前挂艾叶、菖蒲已淡化。点雄黄、“驱鬼除邪”的习俗已基本消失。端午节过后意味着春季农忙开始,“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脱)”说法流传至今。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现仍有一些人家在这天午前烧纸祭祖先。本地有“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的亡灵等不到中”的流传。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而今中秋节亲朋好友互赠月饼,子女备月饼、烟酒、保健品孝敬双亲,中秋夜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依然保留。90年代起,风行单位向职工发月饼,此外,一些单位和团体组织中秋联欢活动,取代家庭赏月。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家家户户长饼吃饼的习惯依旧。90年代起,国家把老人节定在重阳,使登高和长寿联系格外密切,此日老干部局、退协、老龄委组织老干部、老年人开展一些活动格外增多,从而赋予古老传统节日新意。

  公历(阳历)1月1日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国家规定元旦放假1天欢庆新的一年开始。是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张灯结彩,悬挂国旗、横幅以示庆祝,元旦社会上风行赠送新年挂历,有的企事业专门制成广告挂历自我推介。

  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机关、企事业单位女同志放假半天。节前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召开纪念大会,评选表彰“三八”红旗手和先进个人等。

  1979年国家确定3月12日为全民“植树节”后,区、镇领导每年都组织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级共青团和妇联组织还在植树节间发动团员青年、妇女栽植“共青林”“巾帼林”。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节前,区政府或总工会召开劳模大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并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行庆祝。1999年前法定放假1天。2000年起,法定休假增至3天,国家规定届时将邻近假日的双休日调配,合并休假7天。是年起,“五一”长假成为市民外出旅游黄金假期pm。

  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各级共青团组织以各种方式庆祝。纪念自己的节日,评选表彰“新长征突出队”、“新长征突击手”等,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等。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组织各种庆祝活动,有文艺演出、表彰三好学生、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等。家长也会在这一天陪同孩子游玩,向孩子赠送玩具、新衣或学习用品。

  7月1日为中国诞生日。此日,各级组织召开座谈会、纪念会、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员、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等。

  8月1日为中国人民建军节。区、镇和社会各界在建军节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是年起,区、乡(镇)政府召开庆祝大会,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并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慰问教师。学生也通过赠送贺卡鲜花等形式表示对教师的敬意。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此节日已成为法定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庆祝活动有纪念会、座谈会、文娱晚会等。节日期间,各单位升国旗、插彩旗,挂横幅、装彩灯,沿街建筑物悬挂国旗,节日气氛浓郁。1998年前国庆法定假日为2天,1999年起增至3天,加之调休,可连续放假7天,市民外出旅游、享尽假日愉快。也是青年人选择国庆举行婚礼、寄托吉祥的美好日子。

  2月14日为情人节,改革开放后由西方传入,在年轻人和青年学生中较为流行。80年代,此节在群众影响中还不大。90年代pm,特别是90年代后期起,经过媒体宣传,不少城里人开始接受此节,尤其青年一代影响较大,庆贺者逐年增多。此日,商家会专门策划各种促销活动,夫妻、恋人之间互赠玫瑰、贺卡、巧克力等以示爱意。

  4月1日为西方“愚人节”,20世纪90年代始传入中国,在年轻人和高年级学生中较为流行。此节最典型的活动是彼此开玩笑,时下多用手机发送虚假信息愚弄对方以此取乐,多数群众不愿苟同。

  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改革开放后由国外传入,主要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较为时尚的人士中流行。此日,做儿女的赠送鲜花、衣物、保健品等礼品给母亲,以表报答养育之恩。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由西方传入,大众了解的程度远不如母亲节,仅有少数子女在此日赠送衣服、领带给父亲。

  12月25日为“圣诞节”,改革开放后,最初只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徒内流行,80年代起涉外企业注重庆贺,90年代始,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此日,城镇各大商场、宾馆、饭店等都以圣诞树、圣诞老人等装点,小朋友们以戴圣诞帽为快乐,朋友之间也会寄发各种贺卡和短信问候。

  俗称定亲。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由男方送聘礼到女家,定下婚约,择日订婚。订婚之日由男方备酒席招待女方家人和亲友及媒人,名曰“喜酒”或叫“甜酒”。20世纪80年代后,婚姻介绍所开始出现,未婚或离婚男女均可到婚介所登记,由婚介所介绍相识,婚介所收取一定金额的介绍费。90年代后,男女登报征婚、网上征婚、电视约会等方式出现(农村还流行“媒人”介绍)。越来越多的男女简略了订婚仪式,直奔结婚主题。但婚前送彩礼的习俗至今还在城乡盛行。起初彩礼是合婚布和鱼、肉、糕、馒等,后改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烟酒、水果、保健品等。后来,彩礼动辄几千元、上万元不等。再后来,男方家长给未过门的媳妇送戒指、项链、新潮衣服较普遍,高收入家庭则馈送铂金首饰、高档服饰等礼品。眼下彩礼“水涨船高”,普通百姓不堪负重。

  婚礼前,男女双方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书,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婚检。90年代起,流行拍婚纱照。结婚时间由男女双方及父母商定,一般选重大节日或农历、公历的双休日,便于亲朋好友有时间赴宴庆贺。此后,双方筹办婚事,男方整理新房,女方准备陪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妆档次逐年提升。近年,除被褥外,多有大屏幕彩电、冰箱、洗衣机、助动车、沙发等高档生活日用品。现时,这些高档用品也有男女双方合买。在嫁妆上贴上大红“囍”,直接安置在新房内。嫁妆中的被子,由姑嫂缝好,铺盖中夹放喜钱(红纸包)。“子孙马子”(桶)是不可缺少的,内放红蛋等物。民间嫁娶日期,通常为两天。男方,第一天称“催妆”,男女双方家庭均宴请宾客;第二天称“正日”,女方第一天叫“让嫁”,第二天叫“出阁”。旧时,东区迎娶用花轿;西区是湖荡地区,沟河纵横,迎娶用船只。船上张灯结彩,船头供当地土地神像,放火盆,沿途驱邪,若两条新人船途中相向而行,撑新人船的都要抢上首,新人船要在日落之前赶至婆家,才算吉利。新娘上岸前要请有福气的女性长辈搀亲。两只红火把引路,有亲戚在前面铺柴给新郎、新娘行走,谓之脚脚见柴(财),后面有男方主人拾柴,谓之收柴(财)。新娘进男家,鸣炮奏乐,点燃花烛,由司仪主持“拜堂”,即送入洞房。夫妻二人吃“枣子茶”。女方离开娘家时要搭父亲的鞋子,上船时将鞋子脱下,名曰“不带”娘家土。女方出嫁要有2人送亲,到男方时,由男方的同辈人先迎请送亲客下船(下车)入宅,以糖茶、花生、瓜子、糖果、糕点,称“茶水”招待,然后再迎新娘。当晚,送亲的不得在男方家过夜,吃完酒宴即回家。20世纪80年代起,城乡公路交通发达,迎娶新娘已不用船、轿,全部改用轿车或摩托车迎亲。20世纪90年代流行“花车”,即在轿车上用绢花、绸带装饰,近年多用鲜花绸带装饰。车头贴一束鲜花、车前后贴上大红喜字。迎亲车队由轿车、面包车组成,一般二辆以上,迎亲队伍中照相、摄像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车上的人数包括新娘在内要成双。结婚之日,农村里一般由男方设宴招待亲朋宾客。在城里,多是男女双方合并在一起办喜宴,如男方的老家在农村,则在城里办完喜宴过后,男方还要择日到老家补办婚宴。20世纪80年代始出现集体婚礼,90年代,时兴旅游结婚,均不普及。亲友赴婚宴送贺礼称人情,农村里100~200元,也有数百元的,城里人出人情,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农村里的婚宴多以请厨师在家中设宴为主,城镇一般在宾馆饭店、也有在节假日借用单位食堂的,新人双双在宴席主办地门前迎接来宾。近来,城镇家庭逐渐盛行在宴席之前举行婚礼仪式,由专职司仪主持婚礼仪式,新人父母讲话,新郎新娘向父母来宾鞠躬致意,互赠信物,多为戒指之类饰物,然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整个程序更趋规范,且有乐队伴奏十分热闹。仪式结束后,酒宴开始,新娘由婆婆引荐,男方长辈给新娘红包(见面礼)。席间,新郎新娘给长辈、客人敬酒。青年人点歌、唱歌助兴。给喜公公戴官帽(用硬纸临时糊制)、扛爬灰耙、挂“上岗”证,给喜奶奶挂“下岗”证、戴墨镜、意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叔公或同辈弟兄抬花轿在宴厅中绕场一周,现场气氛活跃、诙谐。婚宴规模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菜肴也由70年代的“八大碗”,变成十六碗和八冷盘,档次逐年提高、毛(鱼)、甲(鱼)、蟹(河蟹)必不可少。整个迎亲,婚礼过程流行拍照或录像,制作成DVD光盘作永久留念。婚宴后,小夫妻入洞房,有些地方还保留着“闹洞房”的习俗。旧时婚后第三天回门的习俗已打破。现时,新娘都是在当天回门,在娘家吃三遍茶,即圆子茶、果子茶、枣子茶当即回婆家,称为“连朝滚”。婚后第三天,称为“三朝”。娘家人来瞧朝,人数要成双成伙结趟,显示娘家人多势众,由婆家招待酒宴。

  区内历来故有水乡之称,从事水产养殖和捕捞的渔民较多,渔民具有独特的婚礼习俗。择日一般选择传统节日,或者农历双日。季节选择多为夏日,因为此时是渔民的捕捞旺季,这个时候结婚,象征兴旺发达,年年有旺季,年年有丰收。在喜船的船头上横架一杆,杆上并排悬挂红彩灯笼四盏,上书“新婚之喜”。在第一盏和第四盏灯笼的下方船头,挂两条又宽又长,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名谓“张灯结彩”。男家船头上放两只活公鸡和两条肥活的红鲤鱼。公鸡有红冠,象征“吉祥如意”,红鲤鱼寓意“日子大红,年年有余。”婚礼开始前,天一亮,新郎和新娘的礼服就要用火烤一下,用来驱除衣服上的霉气。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取一面竹筛子,里面铺上红纸,将新郎、新娘的衣服、镜子、梳子置于筛内,然后用红纸捻醮上香油,点着后在筛子下面烤一圈,再用镜子在上面照一圈,以达到去除秽气、避魔驱邪的目的。新娘必须独坐在船中,不许露面。宴席上韭菜炖鱼是必须要做的头一道菜,意即长久有余。每道菜都必须从船头经过端上宴席。婚礼前一天,要将婆家和娘家的船合到一起,称为“船过船”,新娘从船头上船要踩贴有“双喜”的踏板,如新娘处于月经期或怀有身孕,则不得从船头过,渔民们认为船头有船神、中舱供有,不能冲船神和,新娘只能从船尾过。陪嫁的物品要摆放船头,要安排一条小船给新人,吃过送房酒,新船起航时,男方家长要给“红包”方可离岸,称为“解缆封子”,婚礼中最后的一项内容便是将新郎、新娘送上芦棚小船,时间约在夜间3点左右,新娘子上船放鞭炮,接着将新人船向远处推开,任其飘荡,预祝一对新人从黑暗向光明过渡,以后有天日之光。如今,渔民大多到岸上居住,婚俗逐步与普通居民婚俗同化。

  婴儿出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报喜,须在三朝内带上一定数量的红蛋(将鸡蛋染红)向外公婆或舅舅家报喜,还要向亲朋好友报告喜讯,至亲好友在1个月内要向产妇、婴儿送礼物、红包。谓之“月子礼”,婴儿出生3天谓之三朝,出生13天,谓“十三朝”,产后1个月,俗称满月,在婴儿三朝、十三朝或满月时,要宴请送月子礼的亲朋。此后,小孩出生100天(也称百露)、一周岁都要宴请亲朋好友,亲家聚会庆祝。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国民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保护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产妇在产前一般都定期检查胎位、临产时至医院生产。现时,有些礼节已从简,但大部分礼节仍然还用。

  古代对人的年龄称谓是:周岁称“初度”,10岁称“外傅”,20岁称“弱冠”(未出嫁的女子称“行期”),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70岁称“杖国”或“古稀”,80、90岁称“耄耋”,百岁称“期颐”,120岁称“花甲重开”,140岁称“古稀双头”。上列均称之为“过生日”,逢十为“整生日”,一般都举行仪式庆贺。50岁内为“做生日”,来客叫“庆贺”,60岁以上为“做寿”,来客叫“祝寿”。庆贺寿诞时间,一般是两天。生日前一天下午,嫡系亲戚们(男人的岳父母、舅舅、姑娘女婿;女人的娘家人)都登门馈赠礼品(又称挑担子),当晚办筵席为“暖寿酒”。然后就将礼品摆放在早就布置好的寿堂桌柜上。一般来客大多是赠送钱币,谓之“贺仪”。寿庆当日早餐前,点烛、焚香,鸣放鞭炮,早饭一般为面条称为“长寿面”。当日,50岁内的由本人及子女叩拜神灵。60岁以上者,子孙和晚辈亲戚都在堂上向“寿星”叩拜,称这为“拜寿”,“寿星”要给叩拜的晚辈发红包,谓之为“拜钱”。如今,虽然祝寿礼仪从简,但是排场却越来越大。

  民间建房均请阴阳先生(又称风水先生)选址、定向,择吉日破土动工,吃开工酒。上梁立柱也要选吉日,且都在凌晨夜深人静时进行。上梁时,掌工的木、瓦匠都攀登到山墙上,木匠在东首,瓦匠在西首,等将事先做好的梁放上正位,压紧铜钱钉的红布条,匠工师傅用斧头、瓦刀敲三下后,就高站梁上,端着装有糕、馒、粽、米的木盘,一边高声喊好(吉庆的顺口溜),一边向四周分撒糕、馒。同时,焚香点烛,鸣放鞭炮。房主人要给工匠喜钱,俗称“包封子”。这天,亲友一般都来庆贺,女婿要买糕、馒、鞭炮、喜幛等。现时新建房屋,大多是在新规划的居民点上建造楼房别墅,实行包工操作,旧俗虽仍然沿袭,有些项目从简。

  新房竣工后,择良辰吉日搬进新居,谓之“进宅”或叫乔迁,又称“贺搬”。此时,亲朋、邻居送礼祝贺,主人设宴招待,表示谢意。

  老人去世后,孝子要向死者的嫡系亲属或长辈登门报丧,又称把信,余者用电话(电报)报丧居多。

  死者的遗体停放在家中厅内,男左女右,头南脚北。床头点香烛,不使其灭,大多为第三天出殡。当天,由死者的嫡系亲戚或长辈点化“千层纸”,谓之“燃寿纸”。纸灰用毛昌纸包好放在死者的袖内,供死者在地府使用。如天气太热,一般家庭把遗体放在冰棺内冷藏。亡者的儿子(孝子)要下跪请嫡系亲戚在他们颈上“披麻”,媳妇要散发,子女披麻散发后,不得随便到他人家串门,不得上床睡觉,日夜守在遗体旁,发丧的前一天,吊唁的亲友要为亡者送2次饭。家中设灵台,放遗像、供水果糕点、饭菜、点香烛。当晚,一般都请和尚放“发脚焰口”。出殡时,先由男(女)方嫡系亲属“收发”,随后,由收发人孝子和亲友绕棺木(遗体)一圈,以示向遗体告别。“执斧”、再由“扶冢人”复钉。并随灵车一同去火化场,随车的还有鼓号队沿途吹打。城里少数丧家请吹打班日夜吹打,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悼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少人家在殡仪馆开追悼会。火化回家,将骨灰盒安放在事先建好的墓穴内,死者安葬后,送葬人一起回家,谓之“回茔”,回茔人要跨火盆、吃一块豆腐,以示吉利。随即前来吊唁的妇女备饭菜到新坟前供祭,焚化纸钱,俗称“复山”,即为“连山复”。当天,丧家备饭菜招待吊唁者。20世纪80年代一般烧几个菜,90年代丧事酒席日渐丰盛,酒席上有冷盘、热炒。死者如是高寿,把丧事当作喜事办。现时,丧葬习俗大多同前,但由于互相攀比,导致骨灰棺木土葬之风兴起,丧事大操大办屡见不鲜,有待通过教育和治理加以解决。城里人丧葬习俗较为简单,不少人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火花后骨灰安放于公墓,少许有存放于寺庙中。

  从死者死日算起,每7天为一个“七”,“六七”(旧称“六虞”)比较隆重。死者的女儿、孙女(或侄女)要备丰盛的菜肴供祭,谓之“换饭”。燃化丧家扎制的各种纸房子,纸电器,纸汽车给死者。以供死者地下使用,并请和尚放焰口,道士念经,超渡亡灵。以后百日、周年均为祭祀日。3年后,前来吊唁过的亲友前来“脱孝”,时称“禅服”或“捧牌子”。死者逢整生日(100岁以内)称之冥寿,大多数人家比较重视,办得较为隆重。

  本地历来就有祭祖的风俗,只不过富贫人家祭祖的规模大小、费用开支不尽相同。民间以姓氏为堂号(堂号大小不一),设列祖列宗木质牌位或织品祖先轴。祭祖由同族同辈人之间轮流主办,时间为清明前夕,现时有的1年2次(清明、立冬前夕)。届时,向祖先牌(轴)位供奉祭品,焚香点烛,烧纸磕头,燃放鞭炮。毕后,一起聚餐,叙谈家常和亲情。餐后,参与祭祖者均应向主办者出份子(一定数量的钱),60岁以上者免出份子;主办者将祖先牌(轴)位撤下交给下一轮主办者。祭祖看似一种形式,可增进同族人之间的感情,但也容易形成种族观念。“”期间,祭祖作为“四旧”被扫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怀祖意识增强,祭祖之风盛行,排场也较前讲究。

  穿衣忌素服,尤其是全身白色,因为跟送葬的孝服相似,所以十分忌讳。有的新娘穿白色的婚纱,还会有人看不入眼。成年男子忌戴绿帽子,据说乌龟为绿头,戴绿帽子即是乌龟,而民间又以偷情妻女的男人为龟,因而万万不能戴绿帽子。妇女头上不能插白花、蓝花,男女不能穿白色和蓝色的鞋子,因为这是居丧服孝的穿戴。现在,运动鞋多蓝、白色,许多人已不在意。晾晒衣服也有讲究,小孩的衣服必须在日落前收回,要不然会冲犯夜游神;存放衣服时,男女衣服不能面对面挂在一起,这样会相生相克。妇女的衣服特别是内裤等,不能挂在过道或有行人通过的地方,以免触污他人。这些禁忌还有不少老年人相信,已被年轻人和许多文明家庭所摒弃。

  在饮食对象上,有的家庭不给小孩吃鱼籽,说吃鱼籽后的小孩不聪明,其实小孩吃鱼籽只是不容易消化,跟聪明与否无关。有的地方禁吃猫,认为猫抵上七条性命,不能吃,实则上是保护猫的消极措施。对妇女的饮食禁忌较多,如女孩吃甲鱼将来生孩子时会难产;女孩吃兔肉,将来生的孩子会是豁嘴子。这些缺乏科学依据的禁忌,现在很少有人相信。在饮食方式上,旧时忌小孩吃饭撒米粒,叫“糟茶饭”,这样会遭雷打,小孩留剩饭,将来会娶麻脸老婆或嫁麻脸丈夫,这实则是要小孩节约粮食。食具方面也有禁忌,如忌讳吃饭前用筷子敲空碗,认为乞丐才会这样敲;吃饭忌讳将碗倒扣在桌子上,认为病人服汤药后才会将碗扣于桌上;不能把筷子插在盛好饭的碗上,认为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这些禁忌与人无损,反而会养成人们文明的饮食习俗,至今仍广为流传。有在某种季节忌食的习俗,如六月不吃红苋菜,说“六月苋,跑不盼”,吃了会拉肚子。区境西部有三月不吃鱼的说法。因此时正是鱼虾产籽的季节,据说上帝规定人一天吃一条鱼,一只虾,吃了带籽的鱼虾会减少日后的口福。实际这是保护生态的措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场合下忌食某种食品的,如小孩过头一个生日,不吃肉圆,因为做肉圆要用菜刀剁,与孩子成长不利;如新女婿上门,招待不能用蛋,吃蛋即有“滚蛋”之嫌;过去姑娘出嫁,女方有送亲的习惯,男方席上有蛋盘子,但不能吃,吃了会视为不敬失礼。夫妻俩人不能分食梨,因梨与离谐音,吃了不吉利。新女婿上门,姑娘第一次到婆家,招待果品,一般是苹果、香蕉,绝不会用梨、橘子、桃子等来招待,以图吉利。这些禁忌,在农村一些地方仍然奉行。

  居民十分注意房屋的功能,常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联在一起,因而在住宅建造上大做文章,随之带来了许多禁忌。尤其是宅基地的忌讳最多,盖房主要避讳两种地方,一是大路直对房子的,人们叫“路箭”;二是河道直对房子的,叫“水箭”。箭能射杀人,在这种地方盖房子,易遇到意外之祸,是不吉利的,所以一定要避开。还有一个大的禁忌便是“太岁”,“太岁”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总的看来与岁星(木星)有关,太岁为地上对应岁星的凶神,可以根据岁星的位置推测太岁的方位,如在太岁头上动土,会遭劫难,这个只有风水先生知道的东西纯属迷信,已被许多人所摒弃。门向也有许多禁忌,忌讳自己的屋门对着别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要死人”。若不能避,须在门前砌影壁墙,以挡避邪物侵袭。家前屋后种树也有讲究,有“门前栽槐,富贵三世,宅后种榆,百鬼不近”之说,同时流传“前不栽桑,后不栽楝”的禁忌,主要是桑同伤谐音,楝树是苦树的缘故。还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怕鬼拍手”的说法,还有宅东有杏主败,宅西有李主淫等传说,这些都缺乏科学依据,许多人不信这一套。

  盐都人虽然好客,但在待客方面也有不少禁忌。古俗有上朔不留客的习俗,年纪大的人,忌留客,恐有不测,流传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说法。客人进门忌扫地,饭未吃完忌收桌碗,俗以为这是“驱客”之举。平时走亲戚或串门,忌手提药包或香烛纸马进门,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会把灾祸带进门。未回门的新娘子,未满月的产妇,不能到别人家串门,这些人据说“红光”太大,会给人家带来灾祸,至今仍较流行。人与人交往,最忌讳的是和尚、尼姑、寡妇,免生嫌隙是非。交往中馈赠礼物也有讲究,忌以刀剪送人,以免有伤害之嫌。为人做生日祝寿,不可送钟表,因为送钟与“送终”谐音,极为忌讳。探望病人送水果,要送苹果、橘子,以示平安吉利。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忌讳听到不吉利的凶语,常改用一些中性词代替,这就产生了语言禁忌。比方说,人死了,其家人忌说死,要说“走了”,“老了”;小孩夭亡,也忌说死,要说“跑掉了”。发生火灾,不能叫失火,要说“走水”。通常认为涉及到性器官和性行为的词语,说出来有伤大雅,而用“下身”、“同房”等素雅词来代替。妇女来了月经,叫“身上来了”,就连拉屎撒尿也用“解手”、“出恭”等文明语言。传统节日间语言忌讳较多。如过年涨饼蒸糕结束时,不能说“完了”、“没有了”,要说“满了”。吃茶后不能说“不喝了”,因为“不喝”在盐城方言里与“不活”同音,要说“好了”。看到乞丐,要称“财神老爷”。

  日常行为方面的禁忌一般与生活紧密联系,带有强烈的生活属性,是生活的一种惯例形式。办喜事时,特别是除夕,忌打碎餐具,如不慎打碎餐具,要立即将碎片抛到河里,表示“和了”,或随即说上一句“岁岁平安”即可解忌。小孩换牙时,乳牙掉了,忌乱扔,要将上牙扔在床下,下牙扔在房顶上,扔时要双脚并齐,这样才能长出整齐洁白的新牙来。有的人家小儿夜啼,认为是不祥之兆,不请医生看,而悄悄写一张贴子,贴在桥头上,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养个夜啼郎,走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人们对数字的忌讳,一般来说,忌单数,如果结婚、庆寿的人送礼,就忌用单数,过年给压岁钱,也忌给单数,这寄托着好事成双的希望。忌讳“25”这个数,习惯上把“25”当作呆子、白痴的代名词;对“13”这个数有褒有贬,一说“十三太保”,一说“十三点”,因乌龟十三瓣,是乌龟的代名词,常用来骂人。有的人生日是14日,会说成大十三。“3”谐音“散”,结婚忌这个日子,至今仍有三月不结婚的习俗,说三月结婚的人易犯“桃花心”。离家出行忌“7”,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一十往家飞”之说。年龄上忌“73”和“84”,民间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因为孔子卒年七十三岁,孟子卒年八十四岁。因此,老人在这个年龄上会说大七十二和小八十五。在选择吉日如开业、开工等,习惯选“六”、“八”、“九”,尤其喜欢“六”和“八”,因六有“六六大顺”之说,八和发是谐音,以示吉祥。其他日期较忌讳,因四和死是谐音,所以门牌号、车牌号以及电话号码都忌讳有这个数字。

  禁忌在别人面前打听他人的私事,如个人的履历、收入、房产、纳税、党派、男女私事,妇女的年龄、衣物价值,老人的年龄等。此外,还有不少禁忌,不再一一列举。禁忌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惯制形式和祈吉祛凶的心态行为,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科学意识的增强,有的禁忌逐步淡化或消失,有的则者转为规范社会生活的文明习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