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
Wedding customs
pm体育官方网站传统习俗_
pm体育官方网站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清明节,外出的家族成员、嫁出的女儿,要给祖先送纸、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出稼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要看望出嫁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午节,节日礼尚往来循环图女儿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也有互送的);中秋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度。
各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很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殊风貌和独特性格。如彝族每年一到“虎月”(阴历七月),热热闹闹地过起了“火把节”,各个村寨都要杀牛煮着吃。杀牛前先用木棍或斧头把牛打昏,然后杀之,谓之“打牛”。晚上人人举着火把,聚集在大街上或村寨宽敞的坝子上,开展斗牛、摔跤、跑马和弹月琴等项活动。这种风俗,表现出彝族人民勇敢、强悍的民族性格,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活。
同时,节日风俗又是维持社会秩序和联系亲属、朋友之间的纽带,通过节日活动,增强民族感情,使人民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节日风俗的传承性特征,是一个顺乎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发展,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斗争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传统的风俗,必然受到历史的批判。对其优秀的风俗,后人继承下来,并且在继承的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改进;对其不健康的风俗,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这是节日风俗产生变异现象的客观原因。
其他如元宵节,其目的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花灯象征着科学文化知识,人们要大显手艺,表现一番。清明节的理想和目的,主要是为了“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原意是为了健康身体,趋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内容。中秋节的共同理想是希冀家人团结,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故以“拜月”活动为主。“十五月儿圆”,象征着团圆的意思。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拓视野为目的,所以有登高望远、插茱萸、娘家人给女儿家送花糕的风俗。花糕的“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之意,也可作为登高、远游的干粮。茱萸是野生植物,到野外采集几株茱萸回来,有纪念意义。腊八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展示农业大丰收。这一天,熬上一锅体现农业大丰收的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而成的粥,让全家人吃,鼓励人们,教育小孩,要勤劳生产,才能丰衣足食。
在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来往,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带有集会性的桥头堡。通过这种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问寒知暖,密切人伦关系,交流生活信息,总结发家致富的经验。实践证明,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过年(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展了礼尚往来的来回循环活动:
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块、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整整齐齐地写着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要给长辈们敬酒祝愿。
藏族过年是别具风格的,他们在藏历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在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问好。牧民们点燃着熊熊的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各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除具有普遍的共同性外,也由于长期Baidu Nhomakorabea住的地方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地方风俗。这种地方风俗各具特色,突出地体现了地方性的风土人情,抒发了该地区土生土长人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谈笑风生,入木三分地贯穿在节日风俗活动中。听其声,如见其人;观其活动,谙其地方色彩。
就是在同一民族,因居住的地方不同,在一个普遍流行的节日风俗中,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如中国的汉族人民,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喜食大米、鱼虾,爱好水上的活动;居住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喜食麦、黍、大肉,爱好陆地活动。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也无不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同是南方气候或北方气候,也有地方性的差别。人常说中国东北地区有“三怪”,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有“八怪”。怪者,奇也,别具特色的意思。
元宵节开始形成就有张灯、看灯的活动。到了唐代,元宵及前后各一日,正式订为国定的例假日,官署停止办公而观灯,《两京新记》就有“敕许金吾驰禁,以看灯”的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上元之夜,大开宫门,在宫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命宫女及长安少女等千余人,前往观看。
从此历代皇帝都在元宵节“御楼观灯”,表示与民同乐。元宵节的观灯活动,就流行在民间了,发展成为吃元宵、走亲戚、送花灯等风俗。
节日风俗既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那么它的改革和变异,也是由人民群众作主。它和各朝代的法律不一样,法律是政府规定的,随着政府的灭亡,这个法律就会自然地消失了。而节日风俗则不一样,它是人民群众自发自愿形成的,它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流传千古。如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一代地承传下来,不仅在汉族中有这样的风俗,就是在其他兄弟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风俗活动。这种风俗不仅在民间盛行,就是历代的官方,也提倡这种活动。如唐高宗(李治)在每年清明节,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一次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为之悼念。现在我国每年清明节,除祭奠祖宗外,还有祭奠黄帝陵、祭奠革命先烈等活动,使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形成了诸多明珠高悬,光彩夺目的节日风俗。这种节日风俗和其他风俗一样,都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反映了各个民族生息、发展、进步的过程。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照耀着历史的兴亡和覆灭。
民族性受地域性的重要影响,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不同,水土环境不同,谋生的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各个民族。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又由于互相借鉴、渗透的作用,有许多节日风俗又有相类似之处。如年节风俗,在许多民族中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别具特色。如蒙古族很讲究过“大年”和“小年”这两个节日pm体育官方网站。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 ,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区却不同,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把牛羊宰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pm体育官方网站pm体育官方网站。过“小年”之后,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购置毡子、奶桶、锅盆等。
节日既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就决定了它很难取缔的特点,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如春节拜年,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拜月,重阳节送花糕,腊八节吃腊八粥等节日风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终追远的作用。它秉承了先人的遗志,又启迪未来,教育后人,把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以推动时代的前进,创造出崭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在这样礼的来往中,基本上是对等的,充分地体现了“礼尚往来”的观念。但在送的礼品中,一般是女儿、晚辈要比娘家、长辈送的礼品重,价值大,这大概是女儿、晚辈要尽到孝道的表现吧!这是节日风俗一个显著的特征。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管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勤劳动之后,需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以利再干,所以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的日子来庆祝。正月期间是“立春”的气节,这个时候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了,适应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
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积累,为众人所创造,它具有集体化、大众化的特点。中国学者黄遵宪说:
“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风俗一经形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说节日风俗的群众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自然环境的转变,节日风俗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元宵节是古人根据历法和月相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所以把这一天看作是最吉利的日子。在这天多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到了汉末,由于“五斗米道”(道教派)的影响,把天、地、水当作人格神,尊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他们能消灾赦罪,降福于人类,以后道家又把“三官”、“三元”与时令节气相配,规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因为这是天地赐福之日。这一日又正当年初,所以人们以隆重的仪式庆祝上元,祈求得到全年平安,百事如意。
节日风俗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具有强大的制约能力,它可以使本族本地区的人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它虽不是法律,但有法律的功能,谁要是违犯了风俗,就要受到人们的指责。所以我国《礼记•曲礼上》有规定: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是观之,民俗具有很难改变和可以改变的二重性。
综观以上叙述,凡能形成一个被人们公认的重大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没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有理想和目的的节日,是不会长久存在的。至于节日产生的原意,随着时代的推进,有所演变,有所更新,甚至增加了别的内容,也是屡见不鲜的。如端午节纪念屈原,清明节纪念介子推,腊八节增加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宗教色彩。但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仍然不失为传统节日风俗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地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区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如端午节风俗,除共同都有插艾叶、饮雄黄酒、吃粽子等习俗外,在我国南方则多以赛龙舟、纪念屈原等活动,在我国北方则多以戴香包、互送香药等活动。端午节在少数民族中,更有诸多的变异,如居住在小凉山的彝族人民,过端午节是以采药为中心内容。
“原始人类为满足需要开始活动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因为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压迫与心理的痛苦,经长期磨炼,形成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乃属于团体而非个人的。因而大众都能利用他人的经验,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由共同的目的逐渐变成风俗与同一模型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风俗起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和经验的总结。它既经约定成俗,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势力,受到社会的承认。风俗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
节日风俗形成的过程,大致是根据生活的需要,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定形到定形,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节日风俗的内容,有的是有关生产方面的,有的是祭祀类的,有的是表彰、庆贺性质的,有的是礼节往来性质的„„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在目前传承下来的节日风俗中,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相异之处。从总体的形成、变化规律分析,主要有以下特征。
宋代把元宵节放灯活动写进法律,上元放灯由三夜增为五夜。民间观灯之风,盛况空前。元、明、清三代,元宵节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明代《永乐七年诏》记载:
今天元宵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除吃元宵、放烟火、玩花灯外,还增加举办更盛大的灯展、书展、猜灯谜等项活动。古代的观灯,只限于油灯、漆灯,或燃香、燃蜡等,那时的“火树银花”,也不过只限于小手工艺罢了,而现代进入电子、原子的时代,电器化和机械化,给灯展增加了崭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