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
Wedding customs
重阳节三亿体育云南各民族有什么传统习俗
三亿体育“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除夕、中元节、清明节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九月秋收后祭祖以感谢祖先恩德的活动。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三亿体育,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唐宋之后,各朝沿袭重阳祭祀祈福的习俗,并发展了更加丰富的民俗活动,或登高怀远,或赏菊赋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以重阳民俗为线索,留下无数经典诗作。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有“且餐山色饮湖光”的清爽,有“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芬芳,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伤,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思量……徜徉在古诗词里,让我们读懂了山海隔不断的思念,又见证了千里重逢的喜悦,也明白了旷达的处世之道。
在重阳节这天,老昆明人家家户户皆以“面簇诸果为花糕”,共食“重阳糕”并“亲相酬馈”。在这一天,人们还要饮菊花酒,往圆通寺侧的采芝径、明月石登高,圆通山上游人络绎不绝。有老昆明《竹枝词》咏:“重阳糕饼卯时尝三亿体育,酒底花开菊正黄。饭后登高呼女伴,山头拾得锦香囊。”
从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的古时习俗,到崇老敬老、厚德仁爱的现代意蕴,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如今,我国更是将祈福活动与传统孝道巧妙融合在一起,令这个节日更富人情味,更具时代感。
秉承孝道和谐美满,良好家风薪火相传,无论何时,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重阳节不只是时间上的一个节点,更是一段记忆三亿体育,一种情感,也在告诉我们,有生之年,用心去陪伴,用爱去表现,愿不留遗憾,不谈亏欠,不轻易说再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许岁月长长久久,愿时光厚待所爱,愿我们所爱之人,皆被悠长的岁月,温柔以待。
在曲靖市罗平县多依河两岸布依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的最高地点,都有一幢独特建筑——“老人房”。相传远古时,布依山寨中有一家母子俩,儿子不孝顺、折磨母亲,一只豺子便吃了逆子后把老母抬到寨子最高的地方放好。这一天正是农历2月第一个属兔日,于是三亿体育,寨主召集寨民在这里盖起“老人房”,从此年年祭祀。祭“老人房”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祭祀节日:祭祀时,由两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装寨神坐在“老人房”内,参加祭祀的全寨成年男女,要沐浴、更新衣、杀猪宰鸡祭献,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江尾乡河尾村的白族,从祖辈就流传下来一种习俗: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为“耆老节”。在这个节日里,凡村里年满70岁的老人,都披红挂彩,穿戴一新,被请进披上红绸装饰讲究的轿子内,然后由村里的青年抬起轿子,敲锣打鼓,全村男女老少都跟随在轿后,游村一周后,再把老人抬到村公所宽敞的大院内。院里已摆好了酒席,凡村里70岁以上已经坐过一次“花轿”的老人,都已事先被邀请入座了。待“花轿”把刚满70岁的老人抬进院内入席后,晚辈们都来向老人们祝福。然后,让所有老人都高高兴兴地痛饮这“耆老节”的喜庆酒。
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彝族村寨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让路词》:“窄处相遇,让路有律;老重我重,应我避让;我轻老重,热心帮忙;老轻我重,亦应我让;学会让道,心地贤良;跟老人抢道,性如豺狼”。受《让路词》的熏陶,彝族村寨都具有尊老敬老的美好风尚。小孩子过生日,给他们煮两个红皮鸡蛋就算了。而老人过生日则要隆重庆祝;父亲或母亲年满60岁这一天,要杀鸡宰羊备办酒席,给老人做“花甲大寿”;亲朋好友们则会带上“寿比南山”的贺联,提上合老人胃口的食物,拿上给老人特意缝制的衣服,来向老人祝贺。有的人家还要请一班唢呐队,吹奏吹奏,以示庆祝。
景颇族每年初秋时节举办隆重的“敬老会”。青年们打响火枪,放爆竹,争着请村寨里的老人到自家竹楼做客接受敬酒。黄昏时分,人们集体跳起“敬老舞”。
每年农历腊月十五为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换上新衣,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筹备美餐。小伙子要将小松树栽在过节的坪场周围,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小松树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人祝愿老人们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藏族不论是对待自己家里的还是素不相识的老人,都要有礼貌。老人一般都被安排在光线充足、温暖舒适的房间住;家中添置衣服三亿体育,要先考虑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里要派人一道前往,老人骑马,陪同的人牵马步行。
傣族分了家的兄弟都乐于赡养老人,老人要跟哪个儿女生活,全由老人决定,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辈上有瓜葛的亲友,被投靠的晚辈要把老人视若亲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称,养老送终。
拉祜族老人一般都住在阳光充足、温暖舒适的房间。冬天早上,家人起床后要给老人准备好菜。每逢喜庆佳节,好茶好酒先敬老人。晚辈给长辈敬茶、酒,要双手举过头,以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