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6686体育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纯正的西式婚三亿体育礼的过程是怎样的?

2023-10-29 15:23: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三亿体育作为一个刚刚在美国办完婚礼还在蜜月期的我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回答主要是准备, 大部分图片请看我另一个问题的回答.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幻想过我的婚礼会是什么样子. 曾经参加过一些哥哥姐姐的婚礼, 知道婚礼原来是这个样. 但是却觉得自己的婚礼不应该是这样, 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直到15年10月份跟我先生决定结婚. 两个人都在国外,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同时回国, 于是一狠心就决定在国外办婚礼.

  当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 他们第一反应挺吃惊的. 一是觉得婚礼没有父母怎么能办, 而是觉得就算父母去了之前也没有人能帮我, 一个人怎么能筹备好婚礼(请不要问新郎在哪里, 新郎在实验室搬砖, 而且男生连蜜桃色和珊瑚色都觉得没什么区别怎么能让我放心让他筹备). 为了让双方父母能过来, 我们专门选择了过年的假期, 这样他们好请假. 再有, 我跟父母说我找了一个策划可以帮我一起做. 这样有个懂的人帮我会顺利一些. 现在婚礼结束了,我觉得自己当时挺胆大的, 心一横就自己拍板在国外办了. 如果双方父母四个人有一个未能到场, 那该是多大的遗憾. 这么看上去我们的婚礼就觉得会是小打小闹了, 没准以后回国还要被拖着重新办一次.

  我跟我先生不在同一个城市. 我刚刚毕业在一个很大的城市做实习, 他在一个小城市里读书. 两个城市车程5小时. 在哪里办是第一个问题.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先生的小城市里办. 原因只有一个: 小城市里有他待过的痕迹, 他会在这个地方度过人生很重要的, 有质量的时间.而我初来乍到我的大城市, 能不能待下去还不一定, 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虽然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我经常开5个小时车去他那里跟各种vendor见面, 但是一点都不觉得后悔.我希望把我人生中的the big day放在一个跟我们有联系的地方, 而不是高大上我可能再也不会去的地方(这也是后面选venue的重要原因).决定了在哪个城市办, 什么时间办, 接着就是定婚礼规模. 因为请的大都是同学朋友, 国内的亲人和爸妈的朋友们也没法来, 所以最开始我们希望20-30个人就好, 不过到了后面宾客名单越来越长, 发现还是50个人左右比较合适. 有了规模的确定, 跟各种vendor就好沟通了.

  接下来就是选婚礼地点(venue)了. 我先生所在的这个州属于美国old money比较多的地方, 古堡, 庄园, 海滩, 森林都可以作为婚礼地点. 同样的原因, 虽然那些地方都很高大上,我一张亚裔脸跟那些场地也没什么关系. 于是我们找了先生所在学校的一个小植物园. 整个植物园面积不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里面有木质凉亭, 高大的南方榕树, 疏密不一的竹林小道, 不高的小山坡和漂亮的小池塘. 幸运的是我们婚礼那天还没有预定.美国的三月到六月是婚礼高峰期, 一般都要提前至少一年定地点的. 我们的婚礼在二月有点冷, 恰好就空出来了.

  开始我不太想找策划, 我觉得自己对婚礼已经有了一定想法的雏形, 自己辛苦多跑跑就好, 顶多再找个coordinater 在当天帮忙协调就好. 但是先生担心我太累, 而且没有经验容易走弯路, 所以执意要找一个full coverage 的planner.从整个婚礼来看, planner没有在想法或者细节上给我太多贡献(也可能是我自己主意太大不容易轻易被改变), 但是婚礼所有我不想做的小细节都抛给她去做了,比如说装饰甜点桌, 布置会场.而且在婚礼的前一个星期包括当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她我的工作量可能会乘以二. 比如说租桌椅这种事情, 没有她我还真是一点数都没有. 这个时候就有点羡慕国内可以找婚庆公司了. 国外倒是也有但是价钱我真是不敢看. 听说国内的婚庆公司基本新人什么都不用操心, 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就好了, 接下来就是一条龙服务. 我没有具体接触过所以不知道细节, 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讲, 必须要过问到每一处细节, 所有细节都必须按照我的想法, 不能甩给我一个模板套上去就可以了. 虽然那样对于我来说很轻松, 但是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我这种性格就算回国内办也是累.

  接下来最重要的大头就是选择摄影师了. planner给我推荐了几个摄影师但是我都不满意. 对于我来讲婚礼上的拍照是最重要的事情.在美国几乎没有见过新人提前拍婚纱照的, 因为有first look一说, 就是只有在婚礼当天新郎才能看到新娘穿婚纱的样子. 所以摄影师都是当天8小时跟拍, 全程记录婚礼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婚礼前夕很多人问我要婚纱照我回答说还没拍时对方都很惊讶. 当然这也跟每个人喜好不同. 很羡慕国内的小伙伴拍得高大上的雪山或者天坛外景,可我更希望能有人记录下婚礼当天不同的瞬间, 爸爸牵我走的瞬间, 读誓词的瞬间, 换戒指的瞬间, 这样我回想起来是当时感动的心情, 而不是像画一样除了美找不到回忆. 这种journalism式的拍摄有一点不好就是新人单独的照片不多, 整个婚礼最多也就有不到一个小时的单独拍照时间. Anyway,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找摄影师, 每个摄影师的网站样片我都一张一张过. 最后找了位价格可以接受的摄影师. 这人还不在当地, 我只好跟他facetime聊, 聊了几次觉得还不错就定下来了. 这个举动其实也挺大胆的. 好在最后拍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整个婚礼项目摄影师的钱是最贵的, 开始妈妈还觉得不靠谱, 觉得回国拍得好看而且选择多,但是样片下来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钱没! 白! 花!!!

  接下来是catering.我的soulmate高晓松说, 全美国这个州的食物最好吃.因为是法属殖民地, 所以做美食不像其他州就汉堡三明治就完了. 所以我们希望给客人提供当地食物. 自助餐是最好的选择, 不仅选择多,关键是小费给的少啊!还有一点有趣的是, catering提供的都是一次性的餐具, 开始我们还想要不要升级成高大上 china, 结果一看一件china的租金是1刀, 每人至少5件. 瞬间我俩就放弃了. 想想国内喜宴上的大瓷盘子随便摔一个还岁岁平安, 真的好羡慕啊~ 不过后来发现一次性的餐具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low, 还是蛮漂亮的, 这也算一个小惊喜了吧! 结婚蛋糕是要单独从甜品店定, 我对好几层的蛋糕兴趣不大(其实就是没钱), 所以定了一个小小的蛋糕和一些cupcakes. 多亏了planner把它们装饰漂亮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DJ. 开始我不想花这个钱, 直接找个小伙伴连个ipod放音乐就好. 可是先生觉得麻烦, 而且这个小伙伴也不容易找. 我从网上搜了半天终于找了家性价比不错的. 前面说了我是个操心的人, 每一首歌我都要自己挑, 尤其是仪式上的音乐. 本来还想找小提琴大提琴, 一看人工费算了吧. 虽然最后伴娘伴郎入场音乐DJ给我放错了, 但是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时光机的话我还是要在婚礼一周前跟DJ确认一下所有歌曲的.

  在美国大部分州的结婚证是这样的, 先去民政局领一张结婚证书, 上面有两个人的名字和领证日期, 但是这还没有生效, 必须有一个公证人给签字后, 寄到当地法院, 然后法院通过记录在案后, 寄回到新婚夫妇手里, 这时结婚证才算生效了.尽管我跟我先生都不是基督徒,但是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公证人来签署我们的结婚证. 我的planner神奇地给我找了一个中文讲得不错的牧师. 虽然我俩和所有客人英文都没问题, 但是父母还是都偏向中文的. 这位牧师先生挺有趣, 要求我们必须做婚前辅导, 辅导之后才可以给我们做公证人. 开始先生挺排斥的, 感觉会像传教布道. 我劝他, 基督徒的婚姻一定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不如听听看. 先生见我愿意就同意了. 于是我们俩每人分别上网做了几百道题的问卷, 然后定期去见牧师聊天咨询. 期间还被要求一起看了很多有助于婚姻的书籍和电影, 然后跟牧师分享心得. 全部下来几乎没有被传教. 撇开咨询之后的效果不讲,单单讲咨询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就很大.这种咨询一旦有一个人态度不认真觉得没必要就很难得到效果, 或者有人不愿意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没法得到对方的配合. 所有以上行动的土壤是相爱, 是愿意为了这段关系做出所有正面的努力. 一旦有一点动摇, 咨询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不得不说, 我们俩都做得很认真, 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助于婚姻的方法. 对于我个人来讲, 我知道了应该怎样为婚姻关系做出正面努力.

  基本上所有的大头准备工作就这样了. 接下来就是细节的准备了. 首先是请帖. planner从网上找了一些, 我倒是觉得还不错就是可爱的美国风但是我先生觉得俗. 于是我心一横自己设计. Photoshop, Indesign 什么的全部上, 然后自己跑去office depot打印好, 一张一张裁好, 自己买ribbon和punch手工打结. 虽然前前后后折腾了挺久, 但是过程还是挺有趣的. 写信封的字体我也用美工笔练了好久. 也许在有人眼里看这是无用功, 因为大部分人请帖收到就丢掉的, 但是有更多的人是回收藏起来的, 我愿意把它做好.

  然后就是伴手礼. 因为我的宾客也就50人左右, 我想把大家所有人的照片做成扑克牌. 可是单单把照片放到扑克牌上我觉得傻, 于是我找了个朋友把我收集来的所有照片都画成卡通人物. 足足画了两个月. 中国人结婚是要有喜糖的, 我从MM豆官网上定制了有我们俩姓名, 结婚日期和头像的MM豆放到了小袋子里. 国外少有送喜糖的习惯, 所以根本买不到喜糖盒. 于是我从淘宝上挑好想要的样子, 我婆婆帮我买了带过来. 因为箱子空间有限只能买纸盒未成型的样子方便携带, 公公婆婆提前半个月来美国没干别的就帮我糊喜糖盒了. 最后小盒子都精巧可爱, 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多少人的心血在里面啊~

  办婚礼前先生就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参加过的婚礼中觉得是什么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从小到大我参加过的婚礼一个手的手指都数的过来, 只是记得新娘新郎是谁其他的真的都没什么印象了. 先生说, 他参加的同学婚礼中, 有的新人会唱歌, 表演什么的, 多少还算有印象. 我说不如我们就跳舞吧!正好在西方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会有first dance.我俩对跳舞都是零基础, 我从Groupon上团购了舞蹈教室的体验课, 两个人欢天喜地地去了. 我的想法比较多, 最开始我选的曲子是闻香识女人里的Por Una Cebaza , 结果发现tango步法比较复杂, 而且我的裙子太蓬也很难跳. 在我终于找好一只waltz以为晃晃悠悠不用太难就可以跳的时候, 遇到教练他才告诉我不好意思这首曲子不是单纯的watlz, 而是viennese waltz, 节奏不仅快很多而且转动幅度也很大. 而且我还跟教练说我们想跳这个这个这个这个, 跳成那样那样那样那样, 他说你俩水平想跳成这样至少10节课. 一看学费我就吓傻了. 于是我俩学了个基本步法回家直接按照youtube来了. 我先生是很聪明的人, 尽管从视频上也看不出来步法只是两个人滑啊滑的, 但是他就是解剖出了所有节奏和步法. 从头到尾学习跳舞的时候我一直是那个没耐心的, 他看好视频然后带着我一步一步跳. 最后performance的时候是我俩跳过最好的一次. 不仅效果让我们满意, 也让我俩喜欢上了跳舞, 找到了一项两个人都喜欢的活动.

  如果问我婚礼当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新娘这边来说, 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靠!谱!伴!娘!我的三个伴娘一个来自New Jersey, 一个来自Pennsylvania, 一个来自California, 没有一个当地姑娘. 每个人飞到我这都要至少三个小时还要转机. 准备婚礼的时候她们没法帮我只好在微信群里提供各种建议.所以有个当地伴娘还是挺重要的.但是! 如果婚礼当天没有靠谱伴娘, 绝对所有事情全部乱成一团!

  婚礼的头天晚上按照当地习俗新娘是不能跟新郎见面的,于是我在airbnb上租了一个林间小屋跟我的三个伴娘住在一起. 头天晚上她们帮我做了手脚的美甲, 帮我熨了婚纱. 想早早地睡未遂. 其中一个伴娘在写作业, 另一个伴娘在看paper. 我的四肢指甲都在等待指甲油晾干状态.

  第二天一早我就像打鸡血一样很早就醒了, 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早上9点化妆师和发型师过来了. 爸妈也从他们住的地方过来. 毕竟我们中国人结婚是要贴喜字的. 他们帮我在我住的小木屋装饰一下. 化妆到12点的时候, 花艺师送来的捧花和伴娘手上的腕花. 摄影师也来了, 噼里啪啦地一顿拍细节. 我们所有人1点左右准备好前往婚礼地点. 中间一段比较有趣的是, 去往婚礼地点的路程我没有租车. 我觉得婚礼地点离我住的地方开车就7分钟没必要花这个钱.于是我的一个伴娘开着我的车载着我跟剩下的伴娘就这样去了.我想如果我的裙摆小一点估计我就自己开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坐在我自己车的后座上. 这点我妈觉得超级搞笑. 新郎怎么去的地点? 嗯, 他就是自己开着自己的车去了.

  到达现场. 其中一个摄影师跟着我, 另外两个去找到达现场的新郎, 安排他到一个地方等我. 他被安排到了一条竹林小路里, 我随后被带到同一个地方. 于是就有了First Look. 紧接着拍了几张, 就开始跟伴娘伴郎拍. 拍照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3:30pm客人入场的时候, 我被带到一个小屋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了再出现在大家眼前.

  我们的客人都很守时, 婚礼几乎是正点开始的. 当音乐响起时(这个音乐DJ给我们放错了, 这也许是婚礼的唯一小遗憾),最先是伴郎1挽着新郎母亲入场, 新郎父亲跟随其后, 然后是伴郎2挽着新娘母亲入场, 接着是三个伴郎依次入场, 然后是三个伴娘依次入场.紧接着, 所有客人起立, 我父亲挽着我入场. 走到拱门前,牧师问:是谁允许这位女士和这位先生结婚? 我父亲说:我和我的太太.这时候父亲把我的手交给我先生. 我们俩手牵着手, 听牧师进行他的见证词. 见证词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太多, 因为我们在牧师这里进行了婚前辅导, 他比较了解我们, 所以说了一段时间. 接下来就是说我愿意. 之后的誓词可以说自己准备的, 也可以跟着牧师说原版誓词. 我们俩就按照原版的来了. 交换完戒指以后,我加了一个sand ceremony,就是两个人把两种不同颜色的沙子倒入同一个容器中去. 我原以为倒入速度会很快不到半分钟就能完成, 结果足足倒了三分钟, 真是给摄影师留足了时间~

  待我们退场后, 按理说应该直接进入酒席(reception)时间了. 可是我们中国人有习惯是要拍照的, 于是让摄影师给我们全体人拍了合照, 然后一组一组人跟我们单独合照. 摄影师效率就是很快, 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拍好了. 这个时候不到5点, 是拍照自然光最好的时间, 于是摄影师拽着我俩又到植物园的不同地点拍了半个多小时, 客人们去cocktail hour了.

  待拍完照我俩进入reception就开始first dance. 感谢我俩都没有忘记动作, 我没有被先生踩到裙子, 大家都比较配合. 接下来新郎的父亲进行致辞. 致辞之后大家就开吃了. 这个时候已经6点了. 我觉得从ceremony结束到reception开始时间有点长, 可能客人们都饿坏了.1个小时以后大家吃的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切蛋糕.我们准备了一个很小的蛋糕稍微表示一下, 没有定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结婚大蛋糕(其实就是怕花钱).

  最后有个欢送仪式. 所以宾客夹道送走我们. 我提前躲到小屋里等待planner安排好大家, 然后我跟我先生手牵手从中离开.开始我也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效果, 最后还是挺惊喜的. 前提是策划能想到帮你做.

  从我的角度来讲,婚礼过程之所以比较smooth多亏了三个靠谱的伴娘.从早上准备的时候她们三个基本上就是我的valet, 随叫随到而且各种大活小活全包了. 婚礼过程中有各种小意外比如说我的耳坠没了, 裙子太长需要扣短, 鞋子太高走得累需要凉拖, 她们都给我准备好了, 而且她们原本也被安排了很多任务, 比如说在接待处接待客人, 领客人入座, 还有很多我根本不知道但是被使唤来使唤去的杂事儿. 我这边的安然无恙全靠她们整装待发了.

  伴娘们使婚礼顺利,但是使婚礼成功的是我所有的客人们, 尤其是我的同学朋友们.因为我不在当地上学, 我的所有同学几乎都是从不同的州专程飞过来参加我的婚礼. 这里有个遗憾就是, 那些飞过来的朋友们我还可以去接机送机尽一下地主之谊, 可是那些专程开车4, 5个小时甚至有12个小时的朋友们, 我都没有时间单独见见他们好好聊一聊,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怠慢了.

  关于花费问题. 因为对国内办婚礼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不知道怎么比较. 我的婚礼因为自己操心比较多, 所以总的花费还算接受. 还有一点便宜就便宜在了是乡村田园风, 如果想去高大上的地方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对了上一张结婚证书的反面照片. 这个是我所在州所在县的结婚证的样子. 不同的州结婚证书不一样, 而且同一个州不同县的也长不一样. 有的地方就是一张A4纸...

  最常见的西式婚礼举行时间一是在下午或傍晚举行婚礼仪式;二是在上午11点左右举行婚礼仪式,然后接着举行午餐宴会派对。

  ①Rehearsal dinner:在婚礼前一晚,提前彩排一下婚礼的流程,同时让双方的亲人及好友可以聚在一起,新人会利用此机会谢谢所有参与婚礼筹备工作的亲友,也可能会赠送小礼物以表示谢意。

  ②First look:在西方的婚礼中三亿体育,有一个传统——婚礼前新娘的婚纱不能让新郎看见,在正式典礼前,新郎新娘短暂的见面。在这一刻,新郎将生平第一次的见到自己未来的妻子穿婚纱的样子。

  ③Garter toss:新郎会主动从新娘腿上取下袜带(通常是用嘴取下袜带哦),抛给单身男士。接到的男士就是下一个新郎,还可以把袜带给接到捧花的女生戴上哦!

  ④First dance:西方婚礼中,第一支舞象征着两个相爱的人,以丈夫和妻子的身份,第一次在众人的见证下跳舞,是婚礼的一个重要仪式。

  ⑤Head table & Sweet heart table:一个布置特别精致的小桌子,上面只坐着新郎新娘。这个桌子可以放在在晚宴用餐场地的中心,并且面对大家。

  有借,从家族或者朋友中中一位幸福的已婚女性借一物件,将幸福传递给今天的新娘。

  亲爱的,我拍过这么多场婚礼。真正觉得,其实西式婚礼的精髓并不在于仪式,而是在于他们在婚礼上所说的话,他们准备的东西给客人的感受。

  很多中国婚礼,让人觉得是在为父母结婚,摆上200桌,自己的朋友却只有一两桌,其他全是不认识的父母的商业伙伴等。这样的婚礼,真的无趣,讲话也都是在打官腔。如果是要宴请这样的宾客,你布置的再西式,仪式再西式,也都是没用的。

  我在英国拍过一场婚礼,简简单单,人数很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新郎新娘在餐前讲话的时候,会讲他们相识还有在一起的一些小故事小趣事,首席伴郎首席伴娘也会爆一些糗事出来,包括爹妈也都是在讲一些好笑但是很温馨的事情。

  婚礼,真的不能忘记本质,我认为一个策划师,最重要的事情是对新人的心灵指导,让他们真正明白结婚不是为别人结的,不是做show。

  【西式是不单独准备喜糖的,而是会为到场的每一位宾客准备一份贴心的伴手礼】

  【一般会准备华尔兹,比较简单,期间可以准备一些小游戏,例如shoe game等】

  其实现在国内还是有不少新人会选择这种,比较小众的晚宴婚礼,不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不需要灵车4点起来化妆收拾,也没有复杂的仪式或敬酒环节。

  婚礼当天一早三亿体育,新郎、新娘将分别在自己的住处,在家人以及伴郎、伴娘的陪伴下,为他们的大日子做准备

  和国内婚礼不同,西方文化里面新郎在仪式之前看到婚纱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婚礼没有接亲这个环节

  然后由司仪开场白引出新人进场,伴随着欢快、动感的音乐,伴郎团和伴娘团首先依次入场

  当音乐和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在场来宾将全体起立,欢迎婚礼的主角登场三亿体育,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双方交换戒指

  由新郎主拿香槟酒,新娘虚托酒瓶共同往香槟塔注入香槟,新人共同举起酒杯喝交杯酒,司仪主持全场起立共同举杯

  祝词一般安排在主菜之后,先由双方父母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然后是伴郎代表以及伴娘代表向大家介绍两人相识三亿体育、相恋的故事,最后是新人自己感人肺腑的祝词

  在祝词结束后新人将一同切下婚礼蛋糕的第一刀三亿体育,此举寓意着两人的结合,并永远为对方付出

  在婚礼接近尾声的时候,新娘将代表幸福婚姻的花束抛给在场的单身女生,接到花束的女士则被祝福会很快结婚

  同样的习俗也适用于现场的单身男士,只不过他们抢的不是新娘的花束,而是新郎从新娘腿上拿下来的吊袜带

  以上就是小编带给大家的西式婚礼上必知的礼仪和流程的全部内容了,毕竟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只有面面俱到才能成就一个完美圆满的西式婚礼

  更多关于婚礼筹备小知识、婚宴酒店挑选方法、宝宝宴、满月酒的筹备攻略☞可以关注我的知乎账号哦☞团宴网定期更新!欢迎私信咨询❤

搜索